忘却之庭由基础层级的回忆与进阶层级的混沌回忆两部分构成。前者的15个固定关卡采用线性推进模式,1-10层仅需单队通关,而11层后强制要求双队分路作战,这种阶梯式难度设计既照顾新手玩家的平滑过渡,又为中后期玩家提供明确的强度分水岭。后者作为周期性刷新的动态关卡,每两周更新怪物配置与增益效果,要求玩家根据环境变化调整战术,例如应对版本更新的记忆紊流效果时,需针对性强化破盾效率或爆发输出。双队编组机制从第11层开始引入,迫使玩家至少培养8名角色,涵盖主C、辅助、治疗/护盾等职能,客观上推动角色池的广度建设。
在资源获取层面,忘却之庭采用星数累计与通关奖励双轨制。每层三个星级目标分别对应回合数、存活角色等硬性指标,累计15星可解锁阶段奖励(每200星琼+2万信用点),这种设计既激励玩家追求操作极限,又为练度不足者保留基础收益。混沌回忆的30星奖励刷新机制则形成持续挑战动力,配合信使商店的流光余晖兑换系统,玩家可稳定获取四星光锥,如别让世界静默记忆中的模样等泛用性装备,有效弥补抽卡资源不足的痛点。
战斗机制方面,忘却之庭引入独特的轮次概念与资源限制规则。每场战斗初始赋予4点秘技点,需在多层敌人间合理分配,例如首波小怪使用艾丝妲群体破盾,次波BOSS战保留点数给希儿启动量子强化。角色入场能量固定为50%,要求玩家通过遗器能量回复效率词条或行迹技能实现关键大招的即时释放,如白露开场触发群体治疗,或景元快速叠满神君层数。回合数计算以行动条150单位为基础,133速角色可行动两次/轮,这种机制倒逼队伍构筑时兼顾输出频率与伤害爆发,例如搭配艾丝妲加速buff实现多动优势。
属性弱点机制构成配队核心逻辑。每层敌人固定显示3种可击破属性,迫使玩家组建多属性队伍。以第12层为例,上半区雷弱点推荐希露瓦/景元主攻,下半区物理+量子弱点则需希儿+素裳组合。高削韧角色如虎克(火)、丹恒(风)、青雀(量子)因此成为环境常客,而三月七、杰帕德等护盾角色在生存压力层表现突出。混沌回忆的弱点轮换机制进一步放大角色培养需求,例如风弱环境抬升丹恒优先级,而虚数弱点层则依赖瓦尔特植入debuff。
实战策略需围绕生存输出动态平衡展开。双奶盾配置(如娜塔莎+杰帕德)适用于高压环境,而单治疗+双辅助(停云+布洛妮娅)更适合竞速场景。以15层下半区史瓦罗战为例,优先击杀召唤的机械手可避免控制链,此时艾丝妲群体破盾与希露瓦持续输出形成最优解。记忆紊流效果如击破效率提升30%时,可调整输出顺序,让破盾手在增益回合内完成爆发。
对于进阶玩家,混沌回忆满星通关依赖精准的轴心规划与资源管理。例如利用克拉拉反击机制节省战技点,或通过银狼植入弱点实现跨属性执法。光锥选择上,四星论剑叠加层数机制适配多段攻击角色,而五星如泥酣眠可补足彦卿暴击缺口。遗器方面,快枪手四件套提供首轮爆发,铁卫套增强生存容错,需根据关卡特性动态调整。
忘却之庭通过多线程机制交织,创造出兼具策略深度与养成成就感的挑战空间。玩家需在角色池广度、装备词条优化、战斗轴心编排等方面持续投入,方能在星数争夺中占据优势。其奖励机制与版本更新节奏形成良性循环,成为维系玩家长期活跃度的核心玩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