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星角色的优势在于获取成本低、功能性明确。例如娜塔莎作为1.0版本唯二的治疗角色,其战技不仅能提供群体治疗,还能驱散单体负面状态,是应对控制型敌人的核心。停云则是泛用性极强的辅助,通过战技为队友提供攻击力加成,终结技加速能量循环,适配任何输出型主C。火主凭借战技嘲讽机制和群体护盾,成为低配版生存位首选,尤其在模拟宇宙等高压场景表现突出。而佩拉的群体减防能力可显著提升全队输出,在深渊等高难度副本中具有战略意义。
培养4星角色需遵循先核心后扩展原则。以娜塔莎为例,行迹优先升级战技(治疗量)和终结技(群体急救),天赋中应急处理提供的受击回能需尽早解锁,确保治疗链不断档。遗器强化应优先保证主词条正确:治疗衣、速度鞋、生命球和充能绳的组合可最大化生存与治疗效率。光锥选择上,三星蕃息提供开局战技点,四星同一种心情强化治疗与能量回复,均是性价比之选。对于输出型角色如虎克,需集中资源提升关键行迹,例如普攻野火和终结技熔火爆发,配合击破特攻词条强化火属性弱点压制力。
遗器选择需结合角色机制与队伍需求。治疗角色通用方案为云无留迹的过客四件套+不老者的仙舟二件套,前者提升10%治疗量并提供开局战技点,后者通过速度阈值触发全队攻击增益。若追求极致生存,可替换为宝命长存的莳者两件套,配合生命主词条突破万血阈值。辅助型角色如停云和艾丝妲,推荐野穗伴行的快枪手四件套+太空封印站二件套,前者提供12%攻击加成和普攻增伤,后者在速度达标后额外提升12%攻击。输出角色则需细分属性:物理系适配街头出身的拳王,雷属性选择激奏雷电的乐队,而量子角色必带繁星璀璨的天才四件套以触发无视防御特效。
副词条强化需把握阈值突破原则。治疗角色的效果抵抗建议堆至30%以触发折断的龙骨的团队暴伤增益。速度词条对辅助角色至关重要,艾丝妲需达到134速阈值实现每轮双动,佩拉则依赖120速保障减防覆盖率。输出角色的双暴比例建议维持12,暴击率最低50%以保证停转的萨尔索图的增伤生效。特殊机制角色如三月七,需优先堆叠防御力提升护盾厚度,其次补充效果命中增强嘲讽稳定性。
低配队伍构建可围绕1治疗+1辅助+2输出展开。经典阵容如娜塔莎(治疗)、停云(充能)、丹恒(主C)、火主(护盾),兼顾生存与爆发。针对量子环境,佩拉+青雀的组合能高效破除弱点,配合玲可的群体解控形成攻防一体体系。特殊场景可启用功能角色:艾丝妲在虚构叙事副本中凭借群体加速实现多轮输出,虎克则专精火弱点精英怪速杀。需要注意的是,4星角色更依赖星魂提升强度,例如停云2魂延长攻击加成回合,玲可2魂赋予群体免控,建议通过商店兑换定向补全关键星魂。
4星角色的培养需与资源获取节奏同步。角色等级建议分阶段提升:初期集中突破至60级解锁关键行迹,中期逐步升至70级并强化金色遗器,后期根据深渊需求选择性升至80级。体力分配应优先保证行迹材料,特别是紫色品质的永恒之花和守护者的悲愿,每日定向刷取23次对应副本。遗器副本建议在均衡等级4之后集中攻坚,利用合成系统定向转化主词条,避免无效词条损耗。
通过上述系统性培养,4星角色完全能够承担起开荒主力与深渊副队的职责。关键在于理解每个角色的机制长板,通过遗器与光锥的协同放大其优势,最终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构建出高效战斗体系。随着星魂提升和版本更迭,部分4星角色的强度甚至能比肩5星,例如满魂停云在雷属性队伍中的辅助能力已接近布洛妮娅。